为进一步提升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生研究员团队理论水平,引导学生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本学期围桌读书会第三期(总第八期)于4月10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办。本期读书会由学生研究员张嘉林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顾珊领学,与会师生围绕“价值”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指向等问题展开探讨。
顾珊首先解释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实证研究侧重于纯粹客观事实的探讨,而规范研究则要做价值判断。她认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兼具实证与规范维度,人民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维度的鲜明体现。顾珊指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以使用价值定义价值,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无法对社会价值进行排序,市场配置资源才是最优解。而马克思将价值视为历史范畴,以实践为标准评判事物的价值,王伟光教授主编的《新大众哲学》为理解庸俗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分歧点提供了新的启发。
接下来,学生研究员张嘉林结合学习体会分享了阅读心得,他认为本篇章所讲的“价值”虽然倾向于“效用性”,但还需要结合劳动价值,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中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导向分配平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互动提问环节,王亚格、丁欣、潘子檬、胡湘婉等学生研究员就“剥削与异化理论的价值维度”“如何凝聚社会规范共识”“从意识到规范的生成过程”等问题积极与主讲嘉宾互动。顾珊结合政治经济学分析美国大幅度提升贸易关税现象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同学们关注的时政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本期读书会以“价值论”为主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探讨个体奋斗与社会共同目标的有机融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解决现实矛盾中的指导作用,以哲学智慧引导学生研究员团队确立正确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