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之 平行论坛“‘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顺利举办
时间: 2024-07-04     阅读:10


629日下午,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第一场平行论坛“‘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省身楼206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庾向芳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刘凤义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生升教授出席会议。第一场平行论坛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付洪教授主持。

在主题报告环节,辛向阳从世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华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这三大规律入手,深入剖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遵循的重大原则。他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面临多种困难挑战,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多种方式路径,把握好这三大规律,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肖贵清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了总体性阐释,分析了“两个结合”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文明的整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他认为,只有通过“两个结合”才能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


吴宏政从唯物史观视角阐发了对“普遍文明形态”的理解与思考,强调以文明形态方式存在的“人”具有“类本质”,共产主义文明形态的推动主体是普遍的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文明形态最终要落实到普遍的生产关系上。他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是共产主义文明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具有普遍性、是一种普遍文明形态。


陈金龙以“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题,梳理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文明的发展脉络,凝练出文化主体性的突出特点和重要功能,介绍了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内在关系。他指出,文化主体性是特定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认知基础、精神支撑和实践要求。


王维国“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化传承发展之基”为题,阐释了精神上独立自主对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科学的理论指导、理性的精神状态、集体性的独立自主三个方面阐发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和特征。他指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自觉状态、是理性而非神性的精神状态、是全体国人集体性而非个体的独立自主。


刘凤义从科技革命中“力”的历史性变化入手,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中“力”的理解。他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新质生产力应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继续,既有的“机械力”的本质并未改变,但新生的算力系统赋予了既有的“机械力”以更强大的动能。

在评论交流环节,刘凤义指出,与会专家紧扣论坛主题,研究视野独到开阔,思想观点高屋建瓴,既增强了与会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指明了在“‘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性问题。其他与会专家就生态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文明和文化的关系、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