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唯物史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顺利举办
时间: 2024-07-04     阅读:10





6月29日,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历史学院平行论坛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海冰楼举行。多位历史学者汇聚南开,就“唯物史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丁鹏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朱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展龙,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文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袁胜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王凛然出席论坛。论坛由袁胜文、王凛然主持,历史学院40余位师生代表参加。

丁鹏勃作了题为“深化研究阐释,创新活化利用——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她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入探索与实践经验。一是高度重视藏品征集与研究,为展览展示、教育传播等提供学术支撑;二是持续推出优质展览,以探寻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三是科技赋能活化利用,使观众全方位感受文化魅力。

朱浒作了题为“‘活’的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下的晚清中国及其命运”的报告。他从晚清时期鸦片贸易对清朝经济基础的动摇、太平天国与清朝统治基础的解体、铁路建设与清朝政权的崩溃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指出这些历史现象展现了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方式的冲击,是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他表示,学者对于唯物史观的运用不应停留在简单阐述,而是要运用到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应将唯物史观具体化、实证化、历史化,以推动史学研究走向深化。

展龙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治国思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从生成逻辑来看,中国国家治理文明的实践和实现需要通过历史视角,从治理属性、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思想、治理政策、治理效果等维度加以理解。他强调,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终选择,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由特定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决定,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深厚底蕴,彰显出属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袁胜文作了题为“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的报告。他认为,由于特殊的材质,玉器从与石器分离出来那一刻就具备了区别身份的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文明因素的起源、发展和文明形成的始终。玉器的出现、种类和使用及文化内涵的丰富过程,也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特征高度一致。作为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具有八千年历史的中国玉文化,其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中从未间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新忠作了题为“生命史学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报告。他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等理论启发,阐释了生命史学的由来,论述了生命史学的具体释义,提倡生命史学与中华现代文明建设。他强调,生命史学与中华现代文明建设需要我们秉持开放进取的态度,通过长期深入扎实的探究,完全有可能创立自主而具有原创性的范畴概念体系,实现理论和方法创新。

杨文胜作了题为“考古学视域下的‘三代同源’与‘多元共生’”的报告。他认为,夏人先祖从东方迁入中原奠定了“礼出东方”与“中原铸鼎”的第一次大融合,殷商文明更是将以中原为中心的工业文明复合体推向了物质文化的高峰,殷周革命后、建立在中原农耕文明之上的周礼制文化更是从上层社会治理层面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分封。三代同源这一历史命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一统,考古学研究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形而下”物质层面的支撑。

孙卫国作了题为“郑天挺与明清档案”的报告。孙老师提及,在整理郑天挺遗稿时发现一部油印稿本《明清史料整理会纪事》,以此为基础,兼及相关史料,他系统考察了郑天挺与明清档案的关系,并认为此项研究有利于增进人们对郑天挺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的认识。孙老师提出,郑先生重视史料的学术传统现已被继承和弘扬,融入了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学脉之中。

王凛然作了题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中国史研究”的主旨报告。他提出,近些年来,行星地球的诸多条件和过程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深刻变化,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历史中的非人类实体与人类历史过程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其中国方案与中国行动,更提示我们应重视中国历史中人类活动与地球系统之间的复杂互作反馈乃至协同演化。

最后,余新忠院长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对与会嘉宾和会务人员表达诚挚谢意。本次平行论坛为历史学科围绕“唯物史观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论题搭建学术平台,贡献智慧力量。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牛舒瑶  康浩然  张瑞娥

审校:王生升  孟令娴  代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