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人民日报发表研究院专家最新理论文章
时间: 2023-10-16     阅读:53

编者按:《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6日第9版刊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南湜教授最新理论文章《“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本文围绕“如何理解必由之路?”进行探讨。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道路、理论、制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了“两个结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王南湜

《人民日报》(20231016日  第9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何理解必由之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说明路并非天然存在的,而是人能动地开辟出来的。必由之路则意味着选择这一道路具有必然性,走这条路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两个结合”作为必由之路,具有客观上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这种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这种高度的契合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从哲学本体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存在着深刻的契合性。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许多学派尽管立场观点各异,但大都抱持超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即将某种超验的永恒的存在物设想为现实世界的本原。马克思将这种超验之物从神圣的天国拉到人世间的地面上来,不再将现实世界归结为某种超验的本体,而是从人与其周围世界的互动来理解现实世界。这样一种人与世界互动的本体论,与超验的“物”的本体论不同,更多体现为现实的“事”的本体论。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不曾陷入过西方哲学那种超验的形而上学,而是持有一种现实的人与其所在世界关联互动的“事”的本体论。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事”的本体论与中国古典哲学的“事”的本体论来源和性质都不同,但其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中实现的。作为科学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方面给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向现代转化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在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扎根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扎根,不断中国化时代化,产生新的理论成果,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发展形态,才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得一些人陷入迷失,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信。随着历史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文明才能返本开新、创新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吸收借鉴,但这种吸收借鉴要坚持以我为主,目的是充实发展自身,而非变成别人的样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现代,也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华文化的滋养,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更加根深叶茂。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文化上的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比如,汲取民为邦本、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汲取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

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两个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古老文明,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拓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现实世界中,不同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如果因此就孤立封闭,排斥、否定其他文化,那就不仅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还会产生许多纷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天下大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种处理纷争的有效方法。中国共产党人既坚守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理想,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指明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所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也必将茁壮成长,日益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为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