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发展有我在】党建领航 思政铸魂 文化润心 奋力书写新时代爱国奋斗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大学改革发展成效综述(一)
时间: 2022-10-14     阅读:66

导语: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开大学开设专栏,刊登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成效综述文章,其中多次提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建设情况,高度肯定了研究院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理论创新、咨政育人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本网现将有关文章原文转载如下。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辉煌!

  与中国共产党相偕行、与国家民族共命运,是百年南开一路走来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南开大学亲切回信、勉励嘱托,更在百年校庆之年亲临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成为南开大学在新时代接续奋斗、开拓奋进的不竭动力。

  十年来,南开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勉励指示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持续淬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功,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建设的崭新篇章。

       党建领航 照亮新时代爱国奋斗前行方向

  2019年1月17日,冬日里的南开园迎来阵阵暖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第一站便来到南开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百年校史主题展览,察看了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师生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是南开大学的历史大事、政治大事、发展大事,是迎庆建校100周年、迈向新百年新征程的重大喜事、无上荣光和最高荣耀,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学校坚持把亲切关怀和勉励嘱托转化为引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党管办学方向、领导改革发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高校职责使命上走在前、做标杆,推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学校制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提出“谱写六个新篇章”任务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重点督促,狠抓落实。坚持定期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自查督查,聚焦重点任务,持续跟踪问效,用实际行动诠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持续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采取系列措施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理论大学习、大研讨,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校党委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图为南开大学校院两级领导干部2022年专题读书班中,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研讨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学校不断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制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若干举措》和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修订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机制不断健全。出台《南开大学党委关于推动工作落实的九项措施》,梳理《二级单位(专业学院)党委重要工作双月报告事项清单》,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实体研究机构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推动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学校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体系,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大抓基层、抓实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落实《专业学院工作细则》,跟进修订《基层支部工作细则》,加强在“双高”人员中发展党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学生支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大力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一批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和天津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化学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隆重表彰,让全体南开人倍感荣耀。

  2021年,化学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学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标杆”标准抓实两轮中央巡视整改,认真开展并不断深化推进校内巡察巡视及其整改,积极进行学校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三个清单”,强化作风建设、廉洁文化建设和有关专项整治,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广大党员遵规守纪,新时代管党治党得到有力有效加强。

  急难险重之时,更显党员本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支援海河医院,科研团队攻关取得突出成果,翻译志愿者突击队广受赞誉,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疫情,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了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让南开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得到“壮筋骨、长才干”。

  2021年6月,南开大学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


       “党旗在哪里飘扬,党徽就在哪里闪亮!”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表达,是南开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心声,也是十年党建提质增效的充分彰显。

        思政铸魂 凝聚新时代爱国奋斗磅礴力量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老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犹如一声惊雷警醒世人,也给一代代南开学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光明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诞生于五四大潮中的南开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联,与时代社会发展同向而行。百年南开历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承载了中国大学的初心与梦想。时至今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重温“爱国三问”一直是南开新生的“第一课”,也是全体师生的“必修课”。

  南开大学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新生“第一课”,图为2019年研究生开学典礼


       新时代的十年,学校大力弘扬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小我融入大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立德树人方向,着力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贯通融合上做真功求实效,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固本培元,促进校园内外、课堂上下一体联动,不断拓展思政工作路径、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激活思政学习资源,推动思政工作正能量充沛强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平视一代”,该怎样上好思政课?南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7年10月,我校马院召开“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集体备课会,让十九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马院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期刊等平台优势持续彰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学校先后出台“南开思政课30条”等数十个与全国重点马院建设及思政课建设相关文件,率先开设并以“金课”标准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制定《南开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实施意见》,牵头修订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推进天津市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端研讨会,携手18所高校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研究探索。承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在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活动中屡创佳绩。以两个天津市“名师工作室”带动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获批立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5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

  “希望同学们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你们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梦想;不但有要求,而且有追求;不但有志气,而且要争气;不但有热情,而且有激情。”在南开大学通识选修课《医药前沿与挑战》的课堂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殷切寄语南开学子。

  这门由十多位院士共同主讲的课程,吸引了超50万人次在线收看。学校还开设了“中国发展”系列课、“名师引领”精品通识课等由两院院士、业界大咖、学校领导主讲的高水平通识课,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学科最前沿的动态,主讲人还会结合自身阅历讲述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世界一流业绩,名师大家在课堂上传递出的浓厚家国情怀更是引起同学们强烈共鸣,极大激发了南开学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与思想的“双丰收”。

  十年来,学校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一院一案”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每年评选魅力课堂,促进通识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课堂讲授说爱国、互动讨论谈爱国、师生交流话爱国,潜移默化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塑造。

  十年来,每年周总理逝世纪念日、周总理诞辰日、清明节、校庆日、校殇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南开园都会举办“纪念先贤、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等主题活动,京剧党课、文献展览、爱国颂党主题话剧无不引导师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2017年9月,南开大学8名学子参军入伍并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

  物理科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一批好项目好成果获得全国思政类表彰,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的“入伍八学子”楷模示范作用充分彰显,“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不断涌现,奔赴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的研究生支教团持续接力,一大批南开学子在基层、西部、军营和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奋斗奉献,以实际行动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无数生动事例充分说明:南开育人有成效,南开学子在关键时刻顶得上!

  “通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表通告,9月15日在全市范围开展核酸检测,望志班党团班计划开展全班全员参与志愿服务,请大家于早上5:10,在文科体育场集合,收到请回复。”

  “收到,没问题!”

  “收到,没问题!”

  ……

  这是今年9月13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生望志班班群里的聊天记录。短短半小时内,“望志班”全体31名同学第一时间报名“大筛”志愿者岗位。这场办在“大筛”现场的特殊班建活动让思政教育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输出,“不仅活动效果直观,更让同学们深受教育”。

  其实,这已经成为新时代南开大思政格局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十年来,学校大力推动一二课堂有机融合,支持引导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无缝衔接,将思政教育同日常工作融入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火热鲜活的社会实践,也成为师生调研国情民情、体悟红色文化、立志服务国家的生动课堂。每年都有超过8000人次的南开师生组成600余支“师生四同”实践队奔赴祖国四面八方,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南开书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先后在全国各地“落户”,“青莲紫”爱上“苏区红”——南开学子重走长征路等典型项目获得媒体广泛关注。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相结合的“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2019年,3000余名南开师生青春为祖国歌唱

  育人者先受教育。十年来,学校持续加强教师思政工作,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为部分学院配备负责教师党建思政的党委副书记,持续开展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建立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全覆盖师德考核,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监督,完善校院两级干部与一线教师谈心谈话机制,开展“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系列活动,持续举办“师德大讲堂”、师德师风座谈会等活动,南开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批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深化机关、后勤作风建设,强化“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推动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党政工团聚合发力,南开“大思政”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铸魂育人,同心奋进。“爱国三问”这个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正在南开师生中接力传承,一代代地问下去,答下去!

       文化润心 滋养新时代爱国奋斗厚土沃壤

  文化是广泛、深沉、厚重、持久的力量,以文化人、启智润心是生生不息的滋养。

  十年来,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蓬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崇德上进,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这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十年来南开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2020年,南开大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立公增能显特色,精神文化有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挖掘淬炼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南开校史文化资源,将“公能”校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开表达,在全国高校率先制定素质教育实施纲要,推进“公能”特色素质教育。2014年,央视《新闻联播》“校训是什么”系列节目开篇以6分钟的时长对南开校训进行了深入报道;2019年1月,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入选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大学校区整体入选的省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百年南开 文化文明”培育计划;参与《有个学校叫南开》《百年南开张伯苓》等多部重大题材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制作;编写《南开大学简史》《南开大学大事记》《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资料选编》等重点读物;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入选天津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举办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周恩来与两弹一星主题展、纪念周恩来总理入学100周年暨视察母校60周年主题展览等活动;开设“百年南开校史文化”等通识课程;组建南开大学爱国奋斗宣讲团、学生校史讲解团、红色记忆宣讲团、青年成才报国宣讲团、永怀精神宣讲团……通过南开人、南开事,引导师生感悟践行“爱国奋斗 公能日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14年,央视《新闻联播》以头条6分钟的时长介绍南开校训


       “如果问我这辈子对什么最割舍不下,只有两样,一样是化学,一样是祖国!”

  2019年7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南开原创话剧《杨石先》面向澳门各界和青年师生进行社会公演。该剧生动讲述南开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秉公尽能、科研报国的光辉一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等,并被中国科协评为“最美科学大师——最受网友喜爱舞台剧”,成为南开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靓丽名片。

  2019年,话剧《杨石先》在澳门公演


       十年来,不只是《杨石先》,《张伯苓》《爱国三问》《永怀》《可爱的中国》《沸海方舟》《不屈炽焰》《萧明华》等一大批反映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原创或改编剧目在南开园轮番上演,在赓续南开百年话剧传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南开学子的心田。

  “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于2020年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她致力传播中华古典诗词文化、捐赠毕生积蓄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诗教事业,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南开始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立足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师生增强文化自信,承担文化使命。“传承百年爱国志,奏响时代最强音”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计划,获评教育部“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京剧和中国书画入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南开大学传习所揭牌亮相。《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时代新人——南开大学“经典品读、名师教授、实践养成”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入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材……

  “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十年来,南开特色的公能精神文化内涵和意蕴,在南开人的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充分彰显。南开文化周末多姿多彩,一大批高水平文化院团、著名表演艺术家走进南开,展现文化艺术风采。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创排的《精忠报国》《花木兰》等展现民族气节的经典佳作屡获国际大奖。“古韵今声”中华古典诗词大赛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文化艺术类社团备受学生喜爱,“荷花节”“梨园春荟”“南开周末乐坛”等各具特色的校园活动成为传播南开公能文化的品牌活动。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

  在南开园,爱国主义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爱国奋斗的身影处处可见,“一起向未来”的青春激情持续燃动,爱国主义传统和南开公能文化交融辉映,正在新时代的南开园焕发出新的时代风华。

  2019年10月,南开大学迎来百年校庆

  非凡十年奋进路,南开发展新征程!

  十年来,历经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百年校庆等“高光时刻”的南开大学,以“标杆”意识和“标杆”标准书写奋进之笔,以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强国之行,在党的建设、思政工作和文化育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南开人依靠奋斗创造了辉煌,也必然要依靠奋斗赢得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正在奋力书写新时代爱国奋斗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文转载自《南开大学新闻网》10月10日讯,南开新闻网记者郭威、聂际慈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