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蓝芳 吴军辉 摄影 宗琪琪 )9月25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在天津市武清区召开,百余名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资深专家、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研讨。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王伟光,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等出席。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庆山主持开幕式。
王伟光在致辞中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9月正式成立,旨在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希望通过“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这一学术品牌,凝聚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为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贡献力量。
陈浙闽在致辞中指出,此次高峰论坛对于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论坛始终聚焦主流思想价值研究、聚焦意识形态斗争前沿、聚焦回答时代问题、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作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贡献。“我们将全力为论坛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一如既往地支持南开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深度合作。”
杨庆山在主持时表示,举办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是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要举措,是南开大学加深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战略合作,建实建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重要探索。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开展更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催生更多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显著贡献度的学术成果。
开幕式后,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王伟光,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南开大学原副校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分别以“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时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作主旨报告。
本次高峰论坛为期一天,下设三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著作与基础理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特征”“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构建与时代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价值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 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等选题分享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
当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李景源,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作为与会专家学者代表作观点分享。
南开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新生致闭幕词,他感谢与会嘉宾广开思路、分享真知,亦感谢天津市武清区委为论坛顺利召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有力保障。“我们将总结学习此次高峰论坛研究成果,以研究院为依托,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第二次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常务副主任杨庆山、副主任王新生出席。王伟光就研究院成立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作报告,介绍了研究院构建“一三七十”发展规划、进行全方位制度建设、以人才聚合与培养为落脚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合作交流等五方面具体工作,以及今后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汇聚优秀创新团队,聚集各类型、各层次的创新资源,发挥学术阵地作用,推动研究院真正建设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的下一步目标与规划。与会委员就研究院今后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由南开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成立并共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端平台,着眼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瞄准学科前沿和解决重大问题,专注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培养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型队伍建设,致力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领域内交流合作,旨在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重镇、拔尖人才基地和阐释传播平台。